欢迎光临,醴陵园林绿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生态建设 >

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有效改善持续推进生态建设

2023-04-27 13:24
  因黃河流經於此拐了個彎而得名。這兒屬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多年前,全縣水土流失嚴峻,是黃河上中遊水土流失最為嚴峻的區域之一。   
  「河曲縣致力於小流域管理,持續推動生態建造,水土流失問題得到有用改進。尤其是大面積展開整溝管理,成為《山西省整溝管理促進法令》(以下簡稱《法令》)立法調研中的一個典型案例。」曾作為山西省人大代表參加該法令擬定的任鴻賓介紹。      《法令》是山西省人大常委會2022年起草的「小切斷」立法,本年1月1日起實施。      整溝,是指一個或許若幹個流域構成的地理單元。整溝管理作為黃河不同區域生態維護修復的6項準則辦法之一,寫入了黃河維護法——「國家支持在黃河流域上中遊展開整溝管理。整溝管理應當堅持規劃先行、系統修復、整體維護、量體裁衣、綜合管理、一體推動」。      整溝管理是山西省以溝域為載體,統籌生態環境維護、實施村莊振興的成功管理實踐。「總結底層整溝管理成功實踐經驗,把整溝管理辦法作為《法令》規範的重點。」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法製委副主任委員、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成斌介紹。      《法令》規定,在整溝管理過程中應當科學合理布設截排水溝等徑流排導和雨水集蓄使用工程,搜集和使用雨水資源。在榆嶺窪村,當地建造溝域集水工程,進行灌溉。      「為了充分搜集雨水,咱們進行了整體規劃,公路兩側修築排水渠,雨水順坡而下流入蓄水池,對果樹進行灌溉。」榆嶺窪村村支書張福田說,村裏還鋪設滴管灌溉系統,節約用水。      「通過立法形式把整溝管理的辦法固定下來,加以規範,對山西沿黃河19縣都有借鑒含義。」任鴻賓介紹,比方《法令》規定,「支持在溝域區域展開旱作梯田建造和老舊梯田提升改造,避免水土流失。」榆嶺窪村在溝內進行水平旱作梯田整修,既保水保土保肥,又可持久維護生態植被,還能在整治完成的土地上栽培果樹,帶動村民致富。   
  近年來,山西部分沿黃河縣區在避免水土流失、改進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發展特征農業,完成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三統一。「《法令》對溝域區域鄉村產業發展、美麗村莊建造也提出了具體要求。」任鴻賓說,便是鼓勵群眾盡力餞別「綠水青山便是金山銀山」的理念。